视觉介绍
期待感
记得那是一个春日的午后,我站在一个艺术区的画廊外,看着墙上那些令人惊叹的画作,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——我也要尝试绘画。虽然从小就被认为“没有艺术细胞”,但这次我决定突破自我。我报名参加了社区中心的国画班,老师是位经验丰富的画家,他告诉我:“学习绘画,贵在坚持。”
第一次上课前,我精心准备了文房四宝:毛笔、宣纸、墨和砚台。摸着光滑的宣纸,闻着淡淡的墨香,我既期待又紧张。老师让我们从最基础的“四君子”开始——梅兰竹菊,这是中国画的入门必修课。我深吸一口气,提笔蘸墨,手却不由自主地颤抖。
沉浸
当笔尖轻触宣纸的瞬间,墨汁如行云流水般晕染开来。我学着老师的样子,手腕轻转,试图描绘出梅枝的遒劲。墨香混合着宣纸特有的气息,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人的画室。耳边是毛笔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,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鸟鸣,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。
最让我着迷的是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晕染效果,就像中国哲学中的“道法自然”。当我在画竹叶时,老师轻声指导:“他指导我要像写字一样,注意每一笔的力度。”我注意到,当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画纸上时,墨色会呈现出微妙的变化,从浓到淡,从实到虚,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远山近水。
反思
完成第一幅梅花图时,虽然笔法生涩,但那种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美的感觉让我心潮澎湃。我把画作装裱起来挂在书房,每当看到它,就会想起那个充满墨香的下午。绘画不仅让我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美,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艺术不在于完美,而在于表达。
现在,每当我感到压力大时,就会拿出文房四宝,让思绪随着墨香飘散。有时候是画几笔写意山水,有时候是临摹古人的花鸟。绘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让我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。正如古人云:“画中有诗,诗中有画。”通过绘画,我学会了用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,发现了生活中许多被忽略的美好。